坎北街道:“小网格”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
2025-04-18 07:21   浏览人次:

  本报讯 (郭恒 潘星宇 梁建山) 近年来,坎北街道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将基层治理触角延伸至乡村振兴各领域,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民生提质、治理增效”四维融合,构建“网中有格、格中有事、事有人办”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党建嵌入“微网格”,树牢振兴“主心骨”。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划分126个基础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158名、党员志愿者320名,构建“街道—村—网格—农户”四级联动体系。推行“党员联户”机制,每名党员包联10~15户农户,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民情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累计解决群众诉求100余件。
  创新“网格议事会”制度。在所有村(社区)设立网格党群服务点,围绕产业规划、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召开议事会80余次,推动“五坊”(豆腐坊、木工坊、电商坊、直播坊、文旅坊)项目落地,激活乡村振兴“神经末梢”。街道党工委书记表示:“通过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网格治理效能,实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为乡村振兴凝聚了红色合力。”
  产业融入“网格链”,激活发展“新引擎”。聚焦“一村一品”,将网格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葡萄网格”“草莓网格”“中药材网格”等产业集群。网格员化身“技术指导员”“市场联络员”,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培训、电商直播指导、农产品代售等服务。例如,长法村网格引入“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建成智能温室大棚500亩,带动周边300户农户户均年增收3万元。建立“网格+项目”服务机制,为落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协助办理审批手续、招聘工人、对接市场。
  治理深到“最末梢”,扮靓乡村“高颜值”。以网格为单元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行“网格员包片、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累计清理农村垃圾1.2万吨,改造户厕1000多座,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300户。网格员通过“随手拍”APP实时上传河道污染、违建乱堆等问题,联动水利、城管等部门快速处置,问题办结率达98%。
   服务送到“家门口”,架起民生“连心桥”。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网格员定期走访特殊群体,建立“一人一档”帮扶台账,提供代购代办、健康义诊、课后托管等服务3000余人次。在吕滩村网格试点互助养老模式,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助餐、陪伴等服务。
  如今的坎北街道,网格已成为串联编织乡村振兴图的“绣花针”:田间地头,网格员指导农户科学种植;村头巷尾,网格员调解纠纷、美化环境;直播间里,网格员化身“新农人”推销特色农产品……“小网格”正释放“大能量”,推动乡村从“治理有效”迈向“全面振兴”。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