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卢冰清) 今年以来,滨淮镇坚持把水产品质量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树牢责任意识、增强底线思维,全面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全面摸排,掌握养殖底数。组织人员对镇内所有水产养殖主体重新进行排查,着重排查“两鱼”养殖主体,进一步核实养殖面积、养殖品种、养殖方式和上市时间等基本信息。通过摸清底数,建立健全养殖主体名录等基础台账资料,便于后期加强监管。
加强宣传,引导合理用药。持续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对全镇规模以上的养殖主体,逐户发放《“六条鱼+牛蛙”药残突出问题攻坚治理明白纸》《“两鱼”经常检出问题药物清单》等资料,重点讲解各类合法合规的渔业用药名称、适用范围、使用剂量以及禁用药物清单等内容,强调科学用药的重要性,帮助养殖户准确掌握用药知识。
强化监管,落实风险管控。严格落实“两鱼”“双报备”制度,精准掌握各养殖塘口的出塘时间,提前联系养殖主体,提醒其做好出塘报备工作。在收到养殖主体出塘报备信息后,立即安排人员进行抽检,并在48小时内完成检测工作。快检合格的,需凭合格证出塘销售;对快检不合格的,第一时间要求养殖主体暂停出塘,并加强暂停出塘期间日常巡查,待重新检测合格够后再开具合格证允许其出塘销售。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