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先手棋” 精耕“责任田” 谱写“同心曲”
坎北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势见效
本报讯 (记者 唐颖) 今年以来,坎北街道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高位推动强机制,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放在街道工作的突出位置,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居党组织书记日常抓”的工作机制,部署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七大行动,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科学规划谋布局,与南京众诚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秉持“一村一策”,立足空间分析,聚焦多规合一,统筹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要素,科学编制10个涉农村(社区)发展规划,为全面推进宜居村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动态监管守底线,试行规范化建房审批清单,规范农村建房秩序,有效遏制农村建房乱象。
基础设施补短板,纵深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及生活污水治理,完善现有5个生活污水处理站配套管网以及推进中山河整村污水治理试点,按照“双60标准”铺设管网3000余米;全年完成改厕1800余座,拆除废旧圈厕1466座。运营模式破常规,坚持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实现集垃圾清运、村庄保洁、河塘整治、绿化管护、秸秆离田等人居环境一体化运营模式,制定作业标准、考核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效。环境整治提颜值,以滨淮高速公路、坎果路沿线为重点,实施“水清岸绿”工程。全年摸排整改黑臭水体风险点位21处,整治疏浚河道沟塘113条、打造节点16个,新栽绿化1.5万余株,清运垃圾8340余吨,推动乡村从“局部美”向“全域美”蝶变。
民生工程暖民心,坚持“群众点单、街道买单”,投入1200万元实施“点亮乡村”“畅通出行”工程,全年维修村道路7.8公里,安装路灯210盏,新建公厕5座,改造桥梁1座,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全民参与树新风,常态化开展“美家美院”示范户评比活动,调动群众自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性,形成“收拾小家,美丽大家”的良好氛围。产居融合共富裕,全力实施北海大道都市农业项目,打造集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型农业样板区,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切实推动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型农业转型,促进群众就业和收入双增长。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