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新动力 提升软实力 凝聚向心力
坎北志愿服务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 (郭恒 潘星宇 梁建山) 近年,坎北街道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凝聚社会力量,围绕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惠民等领域精准发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志愿动能”,描绘出一幅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产业帮扶助农志愿服务,激活乡村发展动能。街道组织专业技术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志愿者们针对种植、养殖过程中的难题,开展一对一帮扶,通过举办种植技术培训讲座、现场示范教学等活动,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送到农户手中。同时,电商志愿服务队积极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直播带货、线上推广等方式,让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畅销市场。
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扮靓美丽乡村颜值。街道常态化开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加快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志愿者们深入村庄、河道、道路沿线,开展垃圾清理、植树造林、环保知识宣传等活动。他们手持工具,对卫生死角、河道漂浮物进行集中清理,用实际行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在植树造林活动中,志愿者们与村民一起栽下一棵棵树苗,为乡村增添绿色生机;通过发放环保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村民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守护美丽家园。如今,村庄环境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道路、清澈见底的河流、绿树成荫的乡村小道,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化惠民利民志愿服务,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街道充分发挥文化惠民利民志愿服务作用,增强群众文化自信。文艺志愿服务队定期深入各村(社区)开展文艺演出,表演形式多样,涵盖歌舞、戏曲、小品等,为村民送上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队通过“理论宣讲+文艺表演”“庭院课堂”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志愿者们还积极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书法绘画培训等活动,培养村民的文化兴趣爱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软实力。
关爱特殊群体志愿服务,传递乡村温暖力量。街道聚焦特殊群体需求,广泛开展特殊群体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定期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和关爱温暖。针对孤寡老人,志愿者们帮助打扫卫生、代购生活用品、陪伴聊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留守儿童开设“四点半课堂”,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护理、就业指导等服务,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些关爱服务活动,不仅温暖了特殊群体的心,也凝聚了乡村发展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