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2025-04-24 07:12   浏览人次:

共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 “全国重点媒体盐城行”活动走进我县侧记

  本报记者  唐颖
  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4月22日,由盐城市委宣传部、现代快报社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勇突破 绿色低碳当先锋——全国重点媒体盐城行”活动走进我县。来自全国的23家重点媒体记者齐聚滨海,聚焦滨海港零碳产业园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实地调研滨海港零碳产业园、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冷水鱼智能化养殖试验与示范基地、LNG冷能交换中心等项目,全方位感受滨海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发展成果。
  在零碳产业园展厅内,媒体记者们边走边看,认真听取相关介绍,不时拿出手中相机记录,并与相关负责人现场采访交流,详细了解我县在节能减排、新能源利用、绿色低碳转型上的创新举措。
  “现在做园区,都比较注重生态环保。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绿色低碳园区和零碳园区。但是两者的标准是不一样的,零碳园区会有一个ESG评级体系。滨海港零碳产业园系统性融入了低碳节能、碳中和、碳排放、碳交易、碳足迹、绿电,无法释放的碳还可以通过交易所进行碳交易买卖,所以它是一个很完善的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个体系,非常具有代表性。”南方周末报华中区域中心总经理孙丽表示,“低碳、零碳、技术……亮点很多,可以说这些都从侧面展现了这个园区的生物多样性。后面我会联系我们的ESG领域专家,与园区对接后续采访,更好地展示咱们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成果。”
  来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展厅,媒体记者们被一个个装置与模型吸引驻足。展厅内,巨大的屏幕上演示着LNG产业链的绿色循环路径。“我们已建成4座22万立方米LNG储罐和6座27万立方米LNG储罐及配套设施,是国内最大的LNG储备基地,年处理能力超600万吨。”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不仅具有LNG接收、储存、外输功能,还配套了燃气发电、冷能利用、轻烃分离、燃气制氢等设施,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绿色清洁能源供应场站和重要的能源枢纽,对于国家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加快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和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鲜花冷冻试验互动环节,工作人员将一支鲜花浸入LNG中,停留半分钟后拿出,大家惊讶地发现,此时的鲜花花瓣已经被冻结,工作人员将花瓣拿在手里轻轻一捏,便立刻变得粉碎。据介绍,LNG冷能是指液化天然气(LNG)在气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液化天然气是一种在低温高压下呈液态的天然气,其温度极低,通常在零下162℃左右。当LNG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冷能,这种能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回收和利用,可以用于空气分离、低温粉碎、冷冻冷藏、制造干冰和发电等多个项目。
  “这个试验就是利用了LNG的超低温特性?”大皖新闻编委钟虹一边询问工作人员技术原理,一边拿出手机记录下了鲜花保鲜的过程,她感慨道:“传统印象里,LNG相关技术可能更多的是应用在工业或军事领域,似乎离老百姓很遥远。没想到,它还可以应用到冻干果蔬、鲜花保鲜等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物上。我觉得今天在这里看到的每一项技术都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创造性的改变,真的特别惊喜。另外‘老牛哥’奋发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也特别让我感动,必须点赞!” 
  “冷能交换中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中国海油LNG的冷能资源,通过LNG换冷装置进行冷能收集、回收再利用。”“与其他资源不同,冷能资源可以多阶使用。”“冷能交换中心可将转换出来的冷能供冻干食品工厂、速冻冷库、冷链物流等使用,还能为冰雪世界、数据中心、冷水养殖等需要低温环境的场所提供服务,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在LNG冷能交换中心展厅内,工作人员向媒体记者们详细介绍了冷能交换中心的工作原理。大家围聚在一起,或拿出手机记录,或点头表示领会。
  此次活动不仅为媒体提供了深入了解地方发展的机会,也为地方展示自身形象、传播发展经验搭建了重要平台。“滨海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它将能源利用、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多赢的局面。”九派新闻记者胡冰月表示,对滨海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滨海港零碳产业园是盐城逐“绿”前行的一次生动实践,作为“碳”路先锋,盐城正在积极探索和汇聚发展新动能,致力于将绿色能源的潜力,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坚决当好绿色低碳的参与者、推动者、示范者。
  滨海港零碳产业园坐落于江苏滨海经济开发区,作为盐城能源基地建设的主阵地,该园区依托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广阔的空间腹地以及优越的港口条件,充分挖掘“绿电+冷能”独特资源禀赋,将LNG的潜力逐步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在打造“绿色能源之城”路上勇毅前行。
  “滨海,以海为名,依海而居,靠海而生。一个上午看下来还是很震撼的,对于滨海而言,有这样一个对于未来能源的规划,是建筑在当地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之上的。”潇湘晨报编委、大湘网总编辑魏伟说,“作为媒体代表,我也真切感受到了‘向海图强’不仅是口号,更是盐城以技术创新叩开零碳未来的钥匙。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诠释:绿色发展,始于足下。”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