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场镇: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
2025-05-13 08:38   浏览人次:

  本报讯 (吴超) 近年来,天场镇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以文明“软实力”筑牢乡村振兴“硬支撑”,让文明之花结出更多乡村振兴硕果,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通过党建引领、文化滋养、环境提升、产业融合等多项举措,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全民力量。
  党建引领,树文明新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乡风文明建设融入基层治理。通过“党建+文明创建”模式,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推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新常态。同时,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环境整治、孝老爱亲等内容纳入其中,以制度约束促进良好习惯养成,用身边榜样引领文明风尚。
  文化滋养,立精神支柱。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组建文艺宣传队、志愿服务队等队伍,结合传统节日,定期开展“送戏下乡”“乡村春晚”“道德讲堂”等活动,让村民由观众变主角。此外,深挖本地红色文化资源,讲述革命故事、传唱红色歌谣,将“村晚”舞台延伸至传统文化集群场景,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环境生态,建美丽家园。发动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同时,推进垃圾分类和庭院美化,动员村民参与“最美庭院”“清洁示范户”评比。如今道路干净整洁,庭院面貌一新,村民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显著增强,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明赋能,兴文化产业。以红色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红色纽带,以建立红色产业为主要形式,积极打造和发展红色产品。采取“党建+合作社+帮扶单位+农户”模式,积极提升电商销售平台档次,打造“天赐场商城”品牌,解决群众产品销路问题和就业问题。按照“党支部+农户+合作社+企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在秉义村打造一个以花卉、蔬菜等种植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园示范基地。将乡风文明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依托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将红色文化研学与生态经济建设深度融合,以红色教育、休闲观光等旅游产品为支撑,不断推动文明赋能,振兴文化产业。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