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术践初心
2025-02-28 21:46   浏览人次:

  本报记者  唐颖
  体验职业:中医推拿医师
  体验地点: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科
  针灸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部分。2月25日,记者来到县中医院康复中心针灸推拿科,跟着主治中医师孙磊体验了中医推拿师的一天。


记者在学习推拿技法。 (刘朔池 摄)
  “时间到了,我来给您起针。”上午8时许,记者见到孙磊时,他正在针灸室给一名患者起针。一袭白色大褂,身子微微前倾,蓝色防尘帽边缘漏出几绺灰白鬓发,细密的汗珠不停地从额间渗出。“推拿是个体力活,从7:30开始忙到现在,已经是一身汗了。”孙磊一边笑着告诉记者一边走向推拿室,对着床上躺着的患者说:“请您稍等一下,我去取一块推拿布。”孙磊说着便转身到隔壁取了一块蓝色推拿布和一只装着针灸针的铁盒。
  随后,他来到这位患者身边,放下手中的盒子,将推拿布铺在了患者的腿上。“今天感觉怎么样啊?”“好多了,不像前两天那么疼了!”孙磊亲切地询问着患者的状况。“中医推拿,讲究均匀、有力、柔和、深透,我们现在推的时候要注意紧推慢移,两手之间尽量不要有间隙,不然患者的舒适感会降低。”孙磊一边帮患者推拿一边示向记者介绍推拿的要领。在孙磊的指导下,记者也试着给患者推了起来,没一会儿工夫,记者就感觉两个大拇指开始酸痛了,于是便停了下来。
  “累了?歇会!我刚学推拿那会儿,手法不成熟,也经常会感觉手指酸痛,还生过腱鞘炎呢!”见记者停了下来,孙磊笑着对记者说。“那这个力度要如何把握呢?”记者问。“中医推拿,讲究的就是一个手法。推拿的力度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握的,这个要靠慢慢积累了。”孙磊介绍说,为此,他还自创了一套铁锤按摩法,深受患者的好评。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孙磊便从闻名全国的常熟市中医院引进针灸推拿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技术,并创造性建立颈、肩、腰腿痛专病门诊,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2个诊室、1个病区、12张床位的康复中心,已为10000多例患者成功解除了腰腿痛的困扰。
  推拿治疗结束后,记者又随孙磊回到了针灸室。市民陈兆彩的左手手指患上了损伤性关节炎,导致小指、无名指无法屈伸,并伴有剧烈疼痛。“经过5天的针灸治疗,疼痛症状已经明显减轻了。我是孙主任的‘老客户’了,他不但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还很有亲和力,我很信任他!”陈兆彩告诉记者。
 “我们在治疗上多以手法治疗为主,配合针灸、药物、牵引及功能锻炼等方法。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等不良姿势,同时可以结合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孙磊介绍说。
  家住滨海港镇条堆村的张会珍,因颈椎问题导致头晕、肩背疼痛等症状。“之前在别的地方也看了好多次,效果不太理想。后来经人介绍来这里,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推拿、牵引,现在好多了。”张会珍告诉记者。
  “针灸推拿既要坚守经络理论的精髓,也要结合患者实际寻找平衡与突破,才能真正帮助患者减轻痛楚、去除疾病。”孙磊坦言,“中医行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精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充电’、提升自己,才能肩负起患者生命健康的重托。”
  “我女儿跟着我学习针灸推拿的手艺也有几年了。”谈及针灸推拿手艺的传承,孙磊笑着说。
  “我父亲对针灸推拿的坚持和热爱让我很受触动,从早忙到晚已经是他的工作常态了。但每次看到患者经过他针灸推拿后,解除病痛喜笑颜开时,我的内心也会充满自豪感。”孙磊的女儿孙庆菊说,“中医博大精深,我会努力学习这门技术,让父亲的推拿手艺传承下去,造福更多的患者。”
  常言道:干一行,爱一行。自入行以来,孙磊45载如一日坚守在临床一线,勤勤恳恳,用心帮助患者去除病痛,同时潜心研究针灸推拿手法,用爱与责任践行着一个平凡医者的赤诚初心。
  记者手记: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腰酸背痛成为了许多人的困扰。在闲暇之余,不少人选择接受中医针灸推拿,以寻求治疗疼痛、舒缓疲劳。作为一种基于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的外治疗法,在记者看来,中医针灸推拿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医文化,也树立了健康的生活理念。相信未来,这一治疗方式必将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助力更多人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健康目标。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