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赵琼) 连日来,县交通运输局结合实际,采取更加严实有效措施,超前做好汛期暑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监管执法工作,全力保障安全形势平稳有序。
以更高标准管控重大风险。强化培训指导,组织企业和执法人员分期开展培训,督促其准确把握《汛期暑期重大风险隐患自查排查指南》内容。督促企业将相关内容培训到企业所有员工,同时将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和此次专项行动充分衔接,发挥“吹哨人”作用,确保自查自改落到实处。现已对道路运输、水上运输、交通工程等重点领域、26家企业开展培训指导,培训达43人。督促企业“关键少数”依法履职,压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督促其按照专项行动要求,带队开展一次风险隐患全面自查,对自查出的风险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对自查出的隐患立行立改,并主动报送风险隐患清单。明确执法检查重点,结合“邀约式”检查,帮助企业精准查找、科学治理重大风险隐患。对企业自查出来的并按规定报告且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的重大风险隐患,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对未报告和零报告风险隐患排查情况的企业开展排查,以执法手段倒逼履职。4月份以来已对全县高风险交通运输企业开展约谈4家次。
以更大力度惩治违法违规。突出“重大隐患”开展排查整治,聚焦公路运营、内河水上交通等8个重点领域,统筹推进公路勘察设计质量安全提升等14个专项治理行动,落实执法人员灵活采取明查暗访等有效工作方式,紧盯《自查排查指南》中构成重大隐患或突出问题的情形,开展针对性排查整治,不搞“大而全”,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4月份以来共排查出安全隐患17条,已全部整改到位。提升执法检查的精准性,结合企业自查的情况,在守护2.0系统中制定针对性执法检查计划,联合公安、应急等部门开展“双随机”联合执法,?加大联合惩戒力度。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以省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平台、不停车称重系统等信息化平台数据为基础,挖掘监管执法线索,逐步形成以线上监管数据为支撑,线下执法和“非现场”执法相结合的精准监管工作格局。加大打非治违力度,严肃查处船舶配员不足、无证驾驶、超载、非法营运、非法载客、无资质或经营资质失效、不全、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对涉及重大隐患跟踪整改闭环,对前期责令整改、查封、关停的交通运输经营单位组织“回头看”,严防“盯不住”而引发事故。同时加大执法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正确运用停产停业整顿等强制措施,曝光一批重大隐患、严惩一批违法行为、公布一批被联合惩戒“黑名单”企业,达到“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目的。
以更快响应处置突发事件。启动重点时段“战时”状态,严格落实交通部重点时段“三十条”硬措施,紧盯包车客运市场等重点领域,加大对租赁车辆、社会车辆等不具备包车运营资质的车辆违规开展包车运输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健全汛期暑期预警与预防机制,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统筹做好抢险准备和运输组织等工作。强化对企业应急管理措施的监督检查,督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危险货物港口经营、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单位每3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尤其是对企业的防汛防台等预案是否符合经营实际、应急物资及人员设施配备是否齐全、是否按要求开展应急演练等开展督导。严格落实重点时段值班值守制度,严格落实重点时段领导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备齐备足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前置应急救援力量,一旦发生事故险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妥善高效处置,同时按要求报送信息。
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问题导向、落实工作举措,以“隐患就是事故”的警觉性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全力保障汛期暑期交通运输安全形势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