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和畅满眼春
2025-04-17 07:24   浏览人次:

惠风和畅满眼春
—— 我县全力抓项目强创新优环境

  本报记者  李雨朦
  塔吊高耸入云,铁臂在空中来回挥舞;机器持续轰鸣,工程车辆穿梭不停,重点项目现场一片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与此同时,企业生产车间内,智能化设备闪烁着科技的光芒,以高速运转的态势释放强大生产力,工人们精神抖擞,全身心投入赶订单的紧张工作中,干劲十足。
  在这充满希望的春天里,我县正以踔厉奋发的昂扬姿态,全力以赴抓项目、强创新、优环境,实现一季度完美收官,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项目攻坚掀热潮
  随着春日的律动,亿年光学合成树脂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满弦”发力,项目建设火力全开。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PVB树脂一车间至四车间主体结构,按照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预计4月份完成主体验收工程,5月份进行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及室外附属工程。
  作为今年省重大项目,亿年光学合成树脂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3.5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超10亿元,税收约6000万元,将为滨海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项目是经济运行平稳有序的坚实保障,更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的核心引擎。今年,我县力争全年新开工、新竣工、新达产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15个、75个、45个。
  目标在前,唯有实干。
  1月3日,江苏洁源20GWh储能锂电池制造项目开工;2月28日,远景滨海风储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开工;3月29日,天元化工年产10万吨氯化烷烃系列专用化学品项目开工……一个个开工项目奏响了春日“奋进曲”。
  “我们决心扎根滨海、融入滨海,倒排时序,争分夺秒,加快施工,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江苏洁源新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单鹏表示,争取在今年7月底前第一批电池出厂,全年实现产值超10亿元,为滨海工业经济强势崛起贡献力量。
  聚焦重点产业链,我县牢牢牵住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一以贯之抓招商引资,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一季度,市认定我县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新达产亿元以上项目33个、23个、13个、13个;其中,新签约、新开工、新达产10亿元以上项目6个、3个、2个。
  科技赋能增活力
  雄越机械、矽润半导体等高研发投入企业成功突破PFLS130-140压裂闸阀、低功耗半导体二极管等技术瓶颈;麦科特种阀门“页岩气、煤层气开发采用140Mpa超高压压裂井口装置的研发及产业化”获“中国好技术”称号;天能新材料《退役动力电池处理精准协同调控全组分定向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获批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立项……
  我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去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14.08亿元,技术合作成交额32.6亿元,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65项。
  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设立2亿元研发经费,开展高尖端工业阀门研究,首创沉积法镀膜技术,独创新型金属原材料配比工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国产阀门产品突破技术壁垒,填补了国内高端阀门空白……苦练内功、勇于创新,苏盐阀门集团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我们先后投入10亿元、30亿元建设麦科特种阀门和海核智能控制阀项目,全部按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5G全连接工厂设计,从美国、韩国、德国等国家进口高端加工设备,配备全自动化生产线。”苏盐阀门集团董事长韩正海说,“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将创新置顶,成为许多企业的共同选择。“目前,我们组建的研发团队有16人,其中博士占比达四分之一,专业涉及应用化学、电化学、应用化工技术等领域。”金晖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柏源介绍,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电解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滨海,越来越多企业向“新”发力。去年,全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江苏泽昊新材料、盐城凯利药业2家企业获批省瞪羚企业。今年,我县将持续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营商沃土育繁花
  江苏兴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电子级异丙醇项目建设现场,工人师傅们正加班加点赶进度,一幅大干快干的忙碌场景。该项目去年6月正式开工,待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3.25亿元,税收3000万元。
  “从项目签约到破土动工再到节日后的复工复产,滨海的高效服务与热忱态度,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项目负责人赵建标由衷赞叹道。这一高效推进的背后,离不开滨海经济开发区细致周到、精准及时的贴心服务。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滨海经济开发区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持续深化“企业大走访”活动,成立项目服务专班,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指导。
  如今的滨海,一批又一批优质项目纷至沓来,在这里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众多如兴福电子这般具有强大产业带动效应的项目加速建设,正逐步构建起我县产业发展的全新格局。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县在招商引资领域的持续深耕与对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
  始终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着力打造“滨联办·首席代办”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品牌。针对重点项目,主动靠前为企业服务,帮助项目单位提前做好准备。紧盯项目信息报送、全程网办两个关键要素,精准提供项目审批全过程指导服务,开展线上线下全程代办、一网通办。聚焦项目建设企业、审批、帮办三方需求,推行“牵头部门+联动部门+攻坚突破”工作模式,及时跟进并掌握情况,动态更新信息、实时进行工作提醒,分秒必争,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出台《滨海营商新政24条》,开发“滨海e企通”政策服务平台,简化惠企政策兑现流程,推出更多“集成直达”“即申即办”“免申即享”政策,不断提升发展“含金量”。强化项目服务,全流程落实客商来滨投资手续代办服务和“拿地即开工”、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重大项目县领导挂钩推进,致力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强化“一窗通办”,开辟“涉企综合服务区”,将24个部门884项涉企服务事项集中到综窗办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正是奋蹄扬鞭、抢占潮头的时节。当下的滨海,正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实干担当的姿态,锚定目标全力拼、奋发进取强攻坚,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持续绘就崭新篇章。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