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高”逐“新”风正劲
—— 我县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本报记者 侍甜田
4月16日,记者走进瑞与祺热交换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一条条生产线快速运转,经过芯体装配、钎焊、检测和水室扣压等各工艺环节无缝对接后,一只只热交换器当天就能实现从零部件到成品的“华丽转身”,并打包入库,从滨海走向世界。
落户我县后,瑞与祺公司抢抓新型工业化发展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内抓管理,外拓市场,做精、做专、做强主打产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效节能平流式热交换器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性能高等优点。此外还有汽车散热器、冷凝器、中冷器及各种热交换器配件等上万种产品远销海外市场,产品出口率达95%以上,销售覆盖北美、欧洲、南美等地区。
汽车热交换器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尤其考验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当前,国际汽车热交换器市场保持增长态势,未来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发展也将成为市场的重要趋势,我们将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和推动行业发展。”瑞与祺热交换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行政人事主管周雪娟说。
民营企业的开拓进取是我县民营经济蓬勃活力的缩影。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强化民营经济要素保障,促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真切感受到滨海营商环境的提升,优质的营商环境不仅让我们安心,更添信心。”江苏元化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告诉记者,“从项目审批到落地建设,相关部门主动服务、积极作为,办事效率就是高,为项目建设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营商环境是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吸引投资、促进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县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提升年等系列活动,让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
设立营商政务专区,集中集成涉企审批事项,实现从“一事跑多窗”向“一窗办多事”转变;开展“滨不难——提效惠企直通车”活动,变“等诉求”为“送服务”;打造“苏服办·滨联办”特色代办服务品牌,为企业提供“定制式”个性化服务。一体推进高频事项“套餐式”服务、重大项目“全链条”护航、基层政务“家门口”办理,率先开发“云上慧办”管理系统,实现网上“视频办”,努力把“急难愁盼”变成“满意答卷”。严格执行“每月1日至20日‘企业安心生产日’”工作要求,着力打造让广大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的优质环境。
民营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破难题、优环境、提信心,我县积极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助力民营企业成长壮大,让企业家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完善为企服务组织机制、企业培育联席会议等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主动靠前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资金、人才等制约要素,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促进企业平稳运行。加大惠企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积极申报中长期国债、省级制造业贷款贴息、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等,指导企业用好、用活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预期。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企业获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给予奖励。
“我们围绕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强化统筹协调,注重综合施策,提高政策落实精准度,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努力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全县民营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整体实力增强、规模质量提升。”县工信局负责人表示。
位于县工业园的苏盐阀门集团,是我县石油机械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2024年,苏盐阀门集团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引进先进的智能化装备,建成行业领先的5G+智能工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合作建成全县首家“院士工作站”;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
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主体作用,推动民营企业更好创新创造。今年,我县持续实施“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大力引导企业布局重点领域知识产权、研发高新技术产品,力争年内新增高企25家、省级“专精特新”25家、国家级“小巨人”3家以上,新增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入库企业3家以上。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行动,确保规模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面达100%,星级上云企业覆盖面达80%以上,培育省级智能示范工厂2家以上。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