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郭恒 潘星宇 梁建山)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今年以来,坎北街道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聚焦“四风”问题精准施策,采取“三强化”工作措施,全面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政治引领,提升思想“纯度”。将作风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坎北街道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8类整治重点,建立“党工委统筹部署、纪工委跟踪问效、部门协同落实”的责任体系。通过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开展“作风建设大家谈”活动,引导干部树牢“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
强化制度约束,提升管理“精度”。完善制度体系,修订《机关考勤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值班值守制度》等12项制度,建立“日考勤、周通报、月考核”机制,将作风表现与评优评先、职级晋升挂钩,倒逼干部履职尽责。2024年,街道纪工委开展日常督查32次,对15名迟到早退、工作推诿的干部进行约谈提醒。创新监督模式。构建“1+3+N”监督体系,即1个纪工委统筹协调,3个专项督查组(作风督查组、民生督查组、项目督查组)分片包干,N个村(社区)纪检委员一线监督,实现监督全覆盖。同时,开通“清风坎北”微信举报平台,设立24小时监督举报电话,形成“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组织监督”的立体监督网络。
强化担当作为,提升服务“温度”。开展“效能革命”,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服务评价”制度。2024年累计办理各类事项800余件,群众好评率达99.2%。同时,建立重点项目“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23个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包保责任制。践行“一线工作法”。组织机关干部下沉网格,开展“进万家门、解万家忧”大走访活动,累计收集群众诉求320条,解决就业创业、教育医疗、人居环境等民生问题286件。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投入500万元实施西坎村、响坎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疏浚河道40余条,改造户厕2000余座,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坎北街道负责人表示,将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以“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担当作为,开创街道各项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