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一中西湖路分校七(9)班 张铃欣
升入初中,学习压力比起小学要大了许多,但很幸运,我遇到了一位优秀的语文任课老师。
老师姓蔡,40岁出头,瘦瘦的,个子不是很高,经常扎着一个低马尾,显得十分精干。她性格应属外向,上课时时而热情奔放,时而深沉内敛,且幽默感十足。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忽然从教案里抖落出几片金黄的银杏叶:“看!这就是鲁迅先生童年里的植物标本升级版!”那几片小小的银杏叶被她投到大屏上,以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观察。我们盯着大屏,那细密的叶茎叶片,像是一件件做工精细的艺术品。那天刚好窗子开着,阳光斜斜地洒进来,好像专为这个时刻、专为这几个银杏叶片制造了自然空间的气氛,使得语文课堂又多出几分意蕴。
在一个沉闷的阴雨天,教室里似乎弥漫着令人昏昏欲睡的气息,蔡老师突然踮起脚,抬手向正在打瞌睡的同学精准发射出一枚“防瞌睡导弹”——用纸裹着的粉笔头,同学们被老师的这个动作逗得捧腹大笑,大家的精神一下子振奋了起来。
刚入学时我还是一个内敛、羞涩,上课不爱举手发言的“胆小鬼”,但我写字比较好,所以不久蔡老师即关注到了我,她找我谈话:“小姑娘温柔可爱是好事情,但是胆小放不开,将来怎么走上充满竞争的社会?”她鼓励我讲话声音首先要放开,不仅在学校,在家里也是一样。我按照她的要求,试着提高声音说话。那天语文课提问环节,我正想着这事,蔡老师突然叫了我名字,我的心紧张得“咚咚”地跳,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地大着声音答完。我知道,那天的声音也没有大上多少,但蔡老师美赞了我,让我信心大增。不久的一天,蔡老师又让我上台分享课外读物以练胆。老师几番地鼓励和“大张旗鼓”地夸奖,让我现在开朗、自信了许多。
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蔡老师,对于上语文课,皆有一种期待。看到她抱着教案踏进教室,大家起立坐下都很整齐。粉笔灰落在她微卷着的发丝上,我突然领悟了“天山飞雪度,言是落花朝”的意境,落在蔡老师发丝上的不是粉笔飞屑,那是诗中描述的盛唐气象,是从大唐长安跌宕飘来的几丝雪花。 指导老师:蔡书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