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
版面
上期
下期
- 01版
- 02版
- 03版
- 04版

无影灯下绽芳华——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张蕾
如果把医院比作生命之树,护士就是那枝头上的一片片绿叶。她们从事着最平凡琐碎而繁忙的工作,不分昼夜地坚守在护理岗位上,时刻准备救死扶伤。
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张蕾就是其中的一员。一袭绿色消毒衣,一顶蓝色手术帽,一个蓝色口罩,无影灯下的她已经坚守了14个年头,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一直保持“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零纠纷”,只为守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今年11月24日,她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坚守初心,让患者满意
每一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梦。“在我的心中,护士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选择当一名天使,就是我的梦想!”1984年出生的张蕾,高考时选择报考了武汉工业学院医学院护理系。2006年,本科毕业的她选择回到家乡,成为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一名护士。
“别看护理工作就是每天填写记录、打针、送药、换点滴,患者和患者亲属遇到不满意,最先找的就是护士,所以,护理好不好、到不到位,评价权在患者和患者亲属手中,他们满意才是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张蕾说,在普外科工作期间,她除了完成基本的护理工作外,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进入病房,和患者交流谈心,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每次看到他们那种痛苦绝望,我内心都像针扎了一般难受,不能帮助解除疾患,才是我们医护人员最大的痛苦。”她觉得,有时患者和患者亲属对护理人员发火,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主要是因为他们心里负担重,遇到这样的情况,她都会耐心地解释说明。
“和张蕾接触过的人都很喜欢她。”“张蕾到医院工作10多年了,没有一位患者和患者亲属因为不满意而投诉她。”……提起张蕾,同事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坚定地向着目标迈进,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调到手术室工作后,张蕾比以前更忙了,上了手术台常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一年手术9000余台,平均到每天,就是30台左右。天天面对不同的患者和各种手术仪器设备,相比病房护理,手术室护理更加专业和复杂。为此,张蕾精研业务,系统学习《手术室护理指南》等专业知识,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在南通大学医学院完成了在职研究生培训班学习并顺利结业。她积极鼓励和支持科室同志参加各类学习活动,为她们申报省市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制定详细的专业学组培训计划,邀请有经验的老同事和临床外科主任开授业务指导课,专题讲解手术配合的要点和难点。她高度重视对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征询病人及其家属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护理工作流程。因业务扎实,张蕾被聘为市手术室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立足岗位,敬业显担当
党员,要一马当先、冲锋在前。每天早上7点,张蕾都是第一个到达科室,提前半个小时上班这个习惯工作以来她从未改变。“我是党员,就应该先到,这样就可以把每天做手术需要的物资和器材检查准备好,做到未雨绸缪。”
手术室的工作不像普通病房,通常是一台手术结束了,不到10分钟,下一位患者又被送进手术室,术前术后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项分工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你遇到过的最难忘的手术有多长?”“那是2019年响水‘3·21’爆炸事故发生后,我们科室所有人员迅速全部到位,立刻进入备战状态,准备好急救物资,全力抢救20多位伤员,跟时间赛跑,那天的手术持续了一整夜。”张蕾告诉记者,手术室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整台手术护士都要全程参与。术前巡回护士会前往病房,了解患者身体及心理情况,安抚患者和亲属情绪,有什么问题及时和医生沟通;术中医护人员各有分工,每个步骤都要一丝不苟,不能出一点错;术后护理也不敢放松,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和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她团队里的每一名护士都是24小时待命,一有紧急情况,立即到班,大家都已完全适应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了。
作为护士长,张蕾在承担更多的额外任务之外,注重合理统筹协调任务分配,在同事有困难的时候,主动承担她们的工作,尽力去帮助她们克服困难,通过自己的真诚付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使科室同事都能以好的状态投入到护理中去。“张蕾是我们的好姐妹,帮助我们很多次。她就是一个女‘超人’,为了工作可以不顾自己的身体。”在手术室工作14年的同事刘微微动情地说,“张蕾刚开始任护士长时,每天加班加点学习、工作,短短几个月时间,体重从110多斤一下降到了90几斤,我们都很心疼她。”
以身作则,点滴见爱心
2016年的冬天,我县气温骤降,寒潮影响到了张蕾所在的手术室。一天早上,4楼层流净化层管道突然爆裂,水立即冲向3楼的手术间。那时,习惯每天提前到班的张蕾是第一个发现并及时排除险情的人。
“我们手术室里有C臂机、麻醉机、监护仪等很多精密昂贵的医疗器械,如果水冲了进去,后果不堪设想。”刘微微回忆道,“护士长发现情况后,拿起水桶第一个就冲了上去,一边跑还一边喊‘快来搬运设备’。可能是穿着鞋不方便,等大家都赶到现场时,她正光着脚在奋战。”
张蕾爱科室爱患者,就像爱家爱家人一样。郑海燕是手术室年龄最大的一位护士,她说,一直以来,患者在手术前冲洗都是用凉水,特别是冬天水更冷,护士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建议医院购置了两个大温箱。一个小小的留心,带给了患者温暖。
上班时间有点儿,下班时间没准儿。就是在家,她也是手机不离身,就是正在做饭,一个电话打来也要奔赴“战场”。“虽然我妻子爱工作胜过爱家,但我不会责怪她,因为我懂她,她的每一点付出都可能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换来众多家庭的幸福。”张蕾的爱人蒯冬胜非常理解妻子。
一页页的护理记录,记载着患者的生命状态,也记载着护理者的辛勤付出;她们的辛勤付出,支撑着每一台手术的成功,护爱着每个患者的生命。张蕾觉得,自己和同事们在手术室工作,更应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唯有认认真真工作,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以更加严谨细致的态度热情细心护理每位病人,才能对得起“护士”这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