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在东坎街道沙浦村党群服务中心,只见村会计孙永祝的办公桌上铺满了纸张,银行流水、发票复印件、用工明细表、支出明细表……“这是村里11月份财务公开资料,一共33页,这些纸张平铺在公开栏约需2平方米。”孙永祝说。
沙浦村的公开栏设有党务公示、政务公示、财务公示、事务公示、民政事项公示、涉农政策公示、低保户名单公示、临时公示等板块。现在公开栏里每一个板块都被贴得满满当当,不留一丝缝隙。
据了解,今年8月,县纪委监察委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制定出台《关于推行村务底根公开工作的通知》,明确村务底根公开三大类事项以及公开时间、形式、审核单位等,确保村务应公开尽公开。可以说,底根公开是村务公开的“升级版”,公开内容更具体细致,公开流程更规范,责任主体更明确。
“村干部要管好每一分钱,记好每一笔账。”孙永祝感慨地说,“以前数据公开不彻底,老百姓有质疑,特别是村里用工支出只公布笼统数据,村民们经常跑我办公室查账。现在底根一公开,大家都没有疑虑了。”
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沙浦村党总支书记杨军看来,用村干部们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信任指数”,很值得!
现在每到月末,沙浦村2组村民周建祥都会来村务公开栏“打卡”,查看上个月村务公开信息。“村里大事小事都能及时公示,不用隔三岔五拉着村干部问东问西了,所有账目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周建祥还把了解到的村务信息讲给村里不识字的老人听。
“所有公示文件都有负责人签名,还加盖单位红公章,我们老百姓就信这个。”周建祥口中的红公章来自东坎街道农经中心、人社中心、农业中心、财政所等部门。
对老百姓而言,这一个个红公章不仅仅是印记,更是政府公信力的象征。
“每月15日前,各镇(区、街道)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对上月村(居)务底根公开资料进行集中过堂,这已经成为一项制度性安排。”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