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场主体“如鱼得水”—— 我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近年来,我县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年”等活动,坚持把上级最新政策、发展最新变化、企业最新需求,体现在具体落实上,以政府有为带动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百姓受益,让市场主体在滨海“如鱼得水”。
  “之前开第一个店跑窗口就跑了接近一个月,食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备案登记证都不是同时办理。”作为第一家通过“我要开药店”一件事网办流程的药店,益和堂大药房法人代表刘德周深有感触,“我开第二家店时,在网上申报信息后三天就拿到三合一的证书,证上的二维码一扫就可以看到其他所具备的证书,从没想过可以这么快拿到开业证书。”
  数字说明变化。“我要开药店”一件事集药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二类医疗器械备案、户外广告设置审批2个部门、4个事项,由过去跑7次变为现在跑1次,申请材料由48份压缩到32份,压缩了33%;办理时限由12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压缩了75%。我县建成“一件事一次办”平台,联通17个部门业务系统,实现15项场景式“一件事”网上办,申请材料平均压缩40%,办理时限平均压缩60%。
  环节能不能再简化,时间能不能再缩短?我县围绕市场主体关心的重点难点精准发力,推行“网上申请、自动审批、即时结果、动态监管”智慧政务新模式,上线运行“信用+秒批秒办”事项85项,通过智能实名认证、自动填表核验、使用电子印章、告知承诺、先批后验、免费EMS等创新举措,实现“网上办、智能批、不见面”,已“秒批”办理4486件。县各相关部门当好服务企业“线上店小二”,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
  如何让躺在“文件堆”里、停留在纸面上的惠企政策能够活起来?我县深化应用“惠企一键通”平台,全面畅通了“1个平台集中管理、2个端口融合建设、4个主题提供服务”的高效为企服务“绿色通道”,有效打通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
  按照“谁实施、谁负责、谁梳理”的原则和“一张政策清单、一份申报指南、一套办理流程”三位一体要求,由县作风办、工信、行政审批等部门牵头,全面梳理公布本级兑现办理或在本级初审的支持企业发展的各类惠企政策,同步做好政策梳理、指南编制工作,实现惠企政策“一企一策”精准推送,提高惠企政策的透明度,让企业全面了解掌握各类惠企利企的政策措施。
  同步建立惠企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对新增或调整的政策实行“一月一清”,确保惠企政策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协同性。国家、省、市、县四级惠企政策,1天内进库、4天内分解到位,实现惠企政策“网上办”“掌上办”。
  “有了‘一键通’,办事很轻松!”盐城九州饲料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谢金祥高兴地对记者说,“只要拿起手机点击进入,对政策有疑问的就可以立即提交,得到最专业最直观的解答,实在是太方便了!”
  通过“惠企一键通”平台的“企业诉求”模块,企业可在线咨询政策,填写用工、人才、融资、科创及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政策兑现等方面的诉求申请或投诉举报,依托企业诉求处理工作机制,企业提交诉求问题后,根据企业类别和问题类型等信息,通过“12345”高效交办机制,及时将企业诉求精准交办县各有关职能部门处理,严格限时办结。
  体制顺、机制活、政策好、服务优、效率高的营商环境,要求政府部门聚焦市场主体的“痛点”“盼处”实施精准发力。如今,我县县内的所有企业都可以通过省政务服务网滨海县旗舰店、“我的盐城”APP等平台,在网络端或移动端,点击进入“惠企一键通”平台,在企业诉求页面输入需要咨询的问题,在1个工作日内就能收到满意的解答。自运行以来,已累计办理各类企业诉求126件,办理满意率达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