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书香,涵养文明新名片——我县扎实推进全民阅读工作
  “这里书籍种类繁多,环境也很好,来办业务利用排号的时间在这看看书,给自己充充电,感觉特别好。”近日,位于县政务服务中心一楼中庭的城市书吧正式投入使用,吸引了不少办理业务的市民前来读书,市民孙瑶瑶就是其中之一。“原木书架,在暖光灯的照射下,给人一种温馨舒适感。在这样舒适的地方看书,办业务排再久的号也不会觉得无聊。”孟瑶瑶告诉记者。
  “县政务服务中心城市书吧实行开放式管理,藏书量达5000余册,并配备了桌椅、沙发、电脑等阅读设施。”县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政务大厅每天的人流量比较大,城市书吧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阅读空间正好填充了办事群众的‘等待时间’。”
  千载诗书韵,满城翰墨香。近年来,我县持续推动阅读阵地建设,统筹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拓宽阅读宣传形式,全县居民阅读知晓率和参与度显著提升。同时,进一步造浓宣传氛围,建强农家书屋,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打造全民阅读滨海样本,推动形成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明风尚,不断擦亮“书香滨海”名片。
  9月24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楼的城市书房,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雅致的阅读环境,舒适的阅览座椅,种类繁多的书籍,让读者在温馨的环境中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这里的环境很好,周末一有时间,我就会带着孩子来这里看看书,感觉很充实。这里书籍种类也很齐全,我们娘儿俩都能找到适合的书籍,特别好!”市民丁玲一边说、一边指向一旁的孩子笑着告诉记者,“我家孩子特别喜欢阅读,她已经算是这里的常客了!”
  据了解,城市书房是一家开放共享、布局合理、规范运营的智慧书屋,书房面积1000余平方米,以智慧为特色、知识为核心,为读者提供“阅读、活动、展示、休闲”等智慧化全场景服务,是一个适合读者阅读和休闲的公共创意文化空间。一楼城市书房设有借阅区、阅读区、休闲区、电子阅览区等多个功能区,并提供借阅证办理,方便将书带回家阅读。二楼是活动场所,可举办亲子阅读、读书分享会等文化沙龙活动。
  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农家书屋”也是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书香滨海”建设,建好阅读“后备粮仓”,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让图书走进农家,真正把精神食粮送到村民群众手中。
  在天场镇海峰村的农家书屋,记者看到,不少村民正端坐于书桌前,阅读各类农业技术书籍,学习有关农业农村政策知识,查阅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新技术等相关资料。“自从农家书屋建立以后,我只要一有闲暇时间,就会来这里看书,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和种植技能。村里还会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在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我的眼界和思想都开阔了不少!”村民张金华告诉记者。
  “村里的农家书屋可热闹啦,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看书,有关注时事政治的,有学习科普知识的,还有教你如何养鱼虾的,大家相互分享阅读带来的快乐。”村民老于乐呵呵地说,书屋不仅是群众精神食粮的宝库,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培养了热爱读书的良好风尚,更是党员们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好帮手”。
  农家书屋作为惠民工程,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粮仓”和“致富之屋”。我县为全县300个农家书屋统一配备阅读专用辅助放大镜,帮助视力退化的老年人、视障人士等群体阅读书籍,及时为书屋配套更新社科、农业、少儿等类别的书籍万余册。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农家书屋’作为基层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加油站’。”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永强说。为了更好地做强服务品牌,我县还定期充实农村书架,开展多形式读书活动,让农民通过阅读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增收致富。同时,为农家书屋配齐了阅读指导老师,常态化开展农家书屋“1+1”阅读指导活动,通过阅读分享、经验交流、主题讲座等方式,推动书屋焕发阅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