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建设高端绿色安全园区———访县委常委、沿海工业园党工委书记沈卫东
  “沿海工业园是全县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之一,在开创转型升级新局面、培植集群集约新产业上责无旁贷。”昨天,县委常委、沿海工业园党工委书记沈卫东在接受采访时说,“‘十三五’时期,县沿海工业园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方向,着力建设高端、绿色、安全园区,重抓产业升级、产能优化、产城融合。”
  沈卫东表示,在产业升级上,园区将更加突出高端高效。围绕高端产业集聚区定位,加速高端企业集中布局,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医药产业主要依托现有45家医药企业,鼓励海南海药、浙江海翔将母企或关联企业成品药投资滨海;引导八巨药业、海阔生物等企业新上原料药和成品药,加快上海宝龙西咪替丁系列成品药、高科技企业加速器昂利康新型抗生素类药项目建设,将县城医药产业园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绿色医药一体化园区。新材料产业主要依托科利、德纳、锦翔等骨干企业,引进产业链终端项目、非化工下游配套项目,推动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延伸。同时,农药、染料产业全面升级,农药产业重点发展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新型产品,染料产业重点实施技改扩能或企业转型,实现更高层次发展。在产能优化上,园区更加突出集约集中。根据产品高端化、装备现代化、工艺清洁化、控制自动化、资源循环化、能源节约化“六化联动”战略,重点做好加减法:加法就是提升或引进产能,鼓励科利、吉华、新化、建农等有实力的企业实施装备制造升级计划,推动与德国拜耳、美国陶氏、美国杜邦、瑞士奇华顿等行业巨头强强联合,建成一批智能化生产线和智能车间;减法就是重点围绕长期停产半停产企业、落后工艺和装备、“两高一资”项目,“一企一策”去产能,通过严格项目准入、严格生产监管、严格末端处理,努力构建“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再生”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沈卫东说,产城融合是完善服务配套、实现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因此,园区在产城融合上,更加注重互联互动。加快头罾地区居民拆迁安置,既不制约园区产业发展,又能及时改善社区居民生活条件。按照打造“滨海第三城市中心”的定位要求,加快兴罾新城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服务园区、辐射周边,将园区发展成果与百姓共享。
  关于今年重点工作,沈卫东表示,园区将以产业集群集约为方向、以产能淘汰提升为重点、以载体功能完善为路径,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突出调优产业结构,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加强载体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整体形象。突出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突出夯实管理基础,进一步促进和谐稳定。突出深化为企服务,进一步做优投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