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更多“一件事”高效办成

金正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无论是改善营商环境,还是健全社会治理体系,都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从办事企业和个人视角出发,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高效办成一件事”。
  2024年,国务院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并分两批推出了21个重点事项。一年来,各地各部门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优化关键小事的办理流程,实现了从“多部门来回跑”到“一件事高效办”。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要求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是“民有所盼”和“政有所为”相呼应的体现。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着力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方能把事项清单变成改革成绩单。
  “高效办成一件事”,既需要理顺部门内部机制,更需要多部门高效协同配合。这里的“一件事”,不只是单个部门的单件事,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层级密切配合、同向协作。以“一件事”为切口推进改革,变“来回跑”为“高效办”,体现了政府部门刀刃向内的改革精神和全局谋划的改革思维。
  “高效”的背后,不仅是政务服务理念的转变,更是以“一件事”为牵引形成的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办事流程的系统性重塑。
  “高效办成一件事”,考验干部作风,检验改革成色。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政务服务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摸清企业和群众的痛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改革举措,进而把改革抓实、把实事办好,才能以改革成效赢得群众掌声。
  实践步步深入,改革不断创新。如今,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0亿人,“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等模式不断涌现,“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创新日渐增多。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必能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