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夏杰 唐颖) 2月28日,县数据局完成国产大模型DeepSeek本地化部署,推动AI从“工具”升级为“伙伴”。目前,智能机器人“小滨”“小海”已在政务服务大厅工作,政务服务逐步从“互联网+政务”升级为“AI+政务”。
如何让服务更贴合大众需求,一直是企业与群众关注的热点。如今,智能机器人“小滨”“小海”给出了新答案,它们依托DeepSeek大模型,实现语义理解与回答生成能力的显著提升,能更精准把握群众需求,提供人性化、专业的语音交流回应。
据了解,在日常政务服务中,“小滨”“小海”堪称不知疲倦的“智能接待员”:有人进入可视范围,能够主动识别招呼;群众咨询业务,可凭借丰富知识储备,详细解答办理流程、窗口位置及所需材料等信息,宛如“行走的业务指南”;通过智能机器人,办事群众还能突破空间限制,与后台工作人员远程面对面帮办;在助力企业发展上,与县惠企政策库实时无缝对接,借助智能化交互系统,精准推送最新惠企政策,实现“一键直达”。同时,它们还是招商引资的得力“宣传员”,面对考察客商及投资者,能介绍滨海重大项目的规划布局、产业特色和发展前景,为外界了解滨海经济发展潜力提供便捷渠道。
“智能机器人‘小滨’‘小海’为老年人、视障人士提供语音引导、大字体界面等无障碍服务,通过语言分析识别用户需求,主动服务或转接人工协助。”县政务服务大厅负责人介绍,同时还具备实时监控与风险预警功能,一旦出现人员聚集、争吵等异常行为,工作人员能通过它们迅速察觉并及时处理。
目前,“小滨”“小海”正以智能之力,为我县政务服务注入新活力,提升服务效能与群众体验。下一步,县数据局将实现智能机器人通过OCR识别技术指导用户填写表格,自动识别错误并提示修改,降低人工审核成本,并自助处理营业执照预审等高频业务,成为懂群众的“好参谋”。
“成功接入DeepSeek是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尝试,滨海县数据局将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智理’,拓展人工智能应用矩阵,打造超越传统模式的‘AI+’新模式,助力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县数据局负责人说。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