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雨朦
体验职业:调饮师
体验地点:吾悦广场CoCo都可奶茶店
奶茶、果汁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的新宠,闲来喝上一杯奶茶、果汁,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小美好”离不开一个新兴的职业——调饮师。
漫步在街头或商超,不经意间就能看到大大小小各种招牌的奶茶店林立其间,从业者多半是年轻的“90后”甚至“00后”。令人眼花缭乱的配料,加上品种繁多的水果,调制出各具特色的奶茶饮品,满足了众口难调的味蕾,这就是调饮师们精准拿捏的技能。
3月17日上午9时,记者走进吾悦广场的CoCo都可奶茶店,伴随着空气中弥漫的茶香与果香,开启了体验奶茶调饮师的一天。在调饮师顾海鸥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制备区,换上干净的工作服,佩戴好手套,开始准备当天需要的原料。
“为保证食品安全,员工在备料的过程中必须全程佩戴手套,且不得碰触除了配料以外的东西。另外大家还会做好卫生消杀工作,依照少量多次的原则备货,既卫生健康,又避免浪费。”顾海鸥提醒记者。
“在10时正式营业之前,我们需要制作茶汤、蒸煮配料、制备果茸等。原材料都是公司统一采购配送的,并附有相应的检验报告。”顾海鸥边备料边指导记者,“橙子、柠檬这些是常年都有,夏天水果更多些,有西瓜、葡萄、芒果等。虽然现在都用切片机切片,但是水果的清洗步骤是一步不能少。比如草莓,要先冲洗,再消毒,最后冲洗到完全没有消毒水的味道进行去蒂才可以。”
除了保证健康卫生,饮品的质量把控也同样重要。“大到煮茶的时间、温度、冰量、糖量、加料的剂量,小到贴标位置、配料放置等,都要控制得很精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同一条件下,各加盟店的味道保持一致。”顾海鸥说。
在交流中,记者了解到调饮师不光要熟悉饮品操作,还要熟练掌握沙冰机、果糖机、咖啡机、封口机、收银机等机器的操作。
“我们一天的出货量很大,一般在200单左右,这样的出货节奏很考验团队的配合度。”CoCo都可滨海区域负责人李云向记者介绍,为了提高效率,店里一般会安排一到两人负责前台下单、吧台调茶、出杯打包及回复顾客要求等,后区制备线一人,随时支援,准备配料。此外,因岗位轮换,每位调饮师都需要适应各种分工,熟记不同产品的配方。
10时,吧台旁的标签机就开始持续“吐单”,忙碌的时刻开始了。记者来到前台帮助另一位调饮师潘雪下单、打包。根据顾客要求挑选杯型,贴上需求标签,再交到潘雪手中,调饮师快速看一眼标签上的需求,舀几勺配料进去,开始加茶汤、牛奶等,杯子再回到记者手上时已经变得很沉,盖好盖子,擦干净杯身,随即交给等待着的顾客,再为顾客送上祝福,这样整个流程才算结束。
开放式操作区,琳琅满目的设备和工具,调饮师的一举一动全部透明。灵巧的双手在瓶罐之间来回翻转。不过,即便是目不转睛地仔细观察,也很难把每一个操作要点完全看清楚。
“这一行看似简单要,做好却并不容易。调饮师需要记住几十种饮品的配方和调法,包括每一种配方的量都要记得清清楚楚。”潘雪举了一个例子,“像这款茉莉轻乳茶,它需要D线的绿茶,加上90毫升的冰博克提纯乳,20毫升的茉莉花浓缩液,再加上蔗糖,最后放入冰块,这样一杯饮品才算完成。”
从11:30开始,饮品制作进入高峰期。潘雪告诉记者,一杯奶茶最快20多秒完成,顾客特别多的情况下,一小时的出杯量能达到100杯左右。“天气慢慢热起来了,订单量增长很快,但人手还是这些,就难免出现爆单、出品慢等情况,顾客或骑手一催单,就容易烦躁而失误,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互相体谅,毕竟谁都不容易。”
“13号,3杯珍珠牛乳茶……”“42号,4杯鲜橙满满,取单!”“47号,两杯鲜芋牛奶还要等多久?”从上午10时到晚上6时,店里的订单量仍没有减少,店里的工作几乎没有停过。一边制作到店顾客的点单,一边从点单机器不停挑出外卖下单提醒。调饮师除了制茶、打包、下单,还要不断搬运茶桶、冰桶。稍有空余时间,还要补充各种配料供给。“随着一杯杯奶茶做完,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潘雪说。
忙碌已成为调饮师工作的常态,有的时候忙起来连厕所都没时间上,用餐也只能草草解决,站一天腰酸背痛。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的辛酸苦辣也只有当事人才清楚。
记者手记:调一杯“生活”,品百味人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调饮师们用双手调制甜蜜,用专业守护品质。他们不仅是舌尖上的“魔术师”,更是消费升级浪潮中不可或缺的匠人。(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