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
4月21日,记者走进远景滨海风储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现场,蓬勃跃动的建设图景映入眼帘,数台挖掘机、推土机开足马力,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和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
“为全力以赴保障项目建设高效有序推进,自今年2月28日开工以来,我们每天组织30余名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并配足施工机械。”项目经理赵振凯边走边向记者介绍,施工项目部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远景滨海风储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位于滨海经济开发区金光大道北侧,毗邻滨海港零碳产业园。项目一期总投资约5亿元,占地约50亩,规划建设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基于滨海得天独厚的区位和港口优势,该基地满产后可实现年产海上风电装备200台(套)。
伴随着气温的升高,远景滨海风储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一线也在不断“升温”。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分工协作,或搬运材料,或捆扎钢筋,或平整场地,或指挥机械。
“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一号功能辅房模板与钢筋施工,计划下个月底前完成相关基础工程,随后加快进行钢构及外立面封闭施工,力争在9月份完成设备安装。”赵振凯向记者表示,得益于滨海经济开发区的大力支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在今年10月份正式投产。
沿海发展是滨海最大的潜力,绿色低碳是滨海最大的优势。“滨海工业用能需求旺盛,绿色转型动能澎湃,这是我们特别看中的。”远景能源中南区域公司营销总经理郑毅表示,立足我县良好的港口出口条件,远景愿将国内外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订单放在滨海经济开发区生产,致力将此地打造成为区域产供销及出口基地。
一个项目的成功落地,往往能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催化剂”。据悉,待项目建成后,远景将深度参与滨海港零碳产业园“五化”行动,实现整个园区控碳和运营降本。另外,通过远景自主研发的“电碳一张图”和新型电网技术优势,助力零碳产业园内产品获得可追踪溯源、符合各类国际标准、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零碳绿码”。
“远景滨海风储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的成功落户,对于滨海经济开发区完善风电产业链,加快打造“风电母港”,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滨海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组织推动、服务协调、工程进度等方面持续发力,保障项目早日投产达效,进而为滨海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注入澎湃动能。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