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侍甜田
在城市的喧嚣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劳动者,他虽身处黑暗,却凭借着专业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自主创业,为自己“点亮”生活,也为他人送去温暖与健康。他,就是盐城市天康盲人按摩有限公司总经理、盲人按摩师叶权。
“您放松点,这个力度可以吗?”5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县城的天康盲人推拿城北店,刚踏入店门,就听到叶权温和的询问声。只见他正俯身为一位顾客进行颈椎按摩,一举一动尽显专业,并不时与顾客交谈力道与感受。
16岁以前,叶权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充满了迷茫,因为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脱落症、视力残疾,他的成长之路走得很艰辛。2000年,是叶权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一年,经界牌镇残联的介绍,他有幸参加了市、县残联举办的“手牵手”盲人按摩培训班,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起初,他心里满是犹豫,毕竟学习新技能对常人来说都不容易,更何况他这个视力残疾人。但家人不断地鼓励他,告诉他“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
按摩是一门技艺,更是一门学问。经络、骨骼、穴位、手法、力度,如果正常人练习一两百遍就能熟悉、掌握,叶权却要练习四五百遍。他每天投入大量时间练习,手上布满厚厚的老茧,但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咬着牙坚持。“刚开始学的时候用沙袋练手法,练滚、练指拨,练的时候可苦了,指关节都滚破掉了。还有力量不够,就做俯卧撑,用手掌、用手指撑。”叶权告诉记者。
2005年底,经过五年积累与成长,在政府政策扶持下,在亲朋好友的帮助支持下,叶权在县城租了一间门面,开起了盲人按摩推拿店。当时加上他,一共只有3个人。由于他技艺精、态度好、服务优、收费低,按摩店很快得到大家认可,在滨海及周边县(市)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慕名前来的顾客数以千计,按摩店生意十分红火,但叶权没有满足于此。
叶权深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2010年起,在市县残联的帮助下,他多次到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学习银针针灸技术。为了在短期内掌握这门技术,他虚心请教业内专家,经过刻苦练习,3个月后便考取了针灸医师技术职称。学成归来后,他用高超的医术、高质量的服务,治好了一个又一个疑难杂症病人,为众多家庭送去了健康。
创业的过程中,叶权想起自己当年困苦无助之时,正是众多好心人伸出援手,帮助他走上按摩之路。如今,自己也要想办法帮助视障朋友学习一技之长,凭借自己的双手,推开生活的希望之门。
52岁的吴乃明现在是店里的骨干推师,2008年因视网膜脱落,无法正常工作,人生陷入了低谷。“整天就是无所事事的样子,心里感到非常的烦闷。”吴乃明说,“后来经过县残联介绍,我到叶总的店里学习推拿按摩。现在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过得很充实,日子也有盼头了。”
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这门技术,公司每年都要面向社会为想学按摩技术的盲人提供按摩培训,传授推拿按摩技艺,培训完成学业的残疾人,店内就业,或推荐到苏锡常等地就业,更有不少残疾人学成技术自主创业开店,王金鼎、李磊等视力残疾人在叶权的精心指导下,开始经营自己的门店,成为能够依靠自己创造生活的强者。目前,公司拥有6家店面,床位200多张,累计吸收78名盲人就业,还推荐200多名盲人到其他店驻店按摩。
“没有叶权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的家庭状况也不会变得这么好,是他为我们滨海的盲人朋友撑起了一片天。”玖州盲人推拿店负责人王金鼎表示。
除了帮助残疾人就业外,叶权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他个人捐款给特殊教育学校的贫困学生以及困难群体,每年举办免费推拿进养老院、社区等义诊活动,并宣传日常保健知识,累计服务群众两万余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爱与温暖。
叶权不仅赢得了事业,还获得了众多荣誉,荣获省“自强模范”、县“十佳自强模范”和“滨海好人”称号,中国针灸推拿协会授予他先进工作者称号等。
“只要肯努力奋斗,明天的生活就会好起来的。”叶权表示,“我想通过自己的创业,带动更多的视障朋友自食其力,让更多的人在自信和奉献中‘看到’自己的诗和远方。”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