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雨朦) 近年来,我县始终把沿海作为强势崛起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用好战略机遇,坚定向海图强,更大力度开拓空间,高质量发展活力满满。
绿能标识加速凸显。在产在建电力能源规模总量达92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302万千瓦、占全市的18.5%,国信火电首台机组、中盛渔光互补投产发电,国家电投、三峡储能电站成功并网。建成全国规模最大LNG储备基地、全国首座LNG冷能交换中心,冷能冻干食品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临港项目加速集聚。投资超50亿元的海洋智算中心、洁源储能电池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上玻院风电叶片、远景风储一体化等21个项目正式签约,立洋海上运维、汉信气凝胶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
开放格局加速拓展。LNG码头1号泊位正式对外开放,大件码头取得初步设计批复,海河联运作业区公用码头进入扫尾阶段,连申线黄淮段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建设,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滨海段加快推进,滨淮高速公路顺利通车,蓝色引擎正迸发出澎湃动能。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