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展现滨海作为
  10月27日,全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发展项目推进会在我县召开。此次会议在我县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坚定向海发展,坚决绿色转型,只争朝夕奋战四季度,全力打造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全面扛起加快盐城北部隆起重大使命,为全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展现滨海作为。
  今年以来,我县始终秉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四个“绿色盐城”建设目标,全力引增量、扩总量、提质量,全县 146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52.6亿元,创历史新高,大项目挑起了稳投资、稳增长的大梁。
  “作为全县经济增长主力军、招商引资主战场、转型发展主阵地,开发区将继续把工作重点放在项目引建、企业培育、载体建设、服务提优等方面,按照‘建链条、立地标、优生态’思路,依托产业赋能、科创提能、环境聚能,实现项目大突破、产业大集聚、总量大扩张,确保今年开发区在4A级园区、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均前进1位。”滨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工业园党工委书记顾永泉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三大产业的龙头项目、‘链主’企业取得突破;深化‘科技创新推进年’活动,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确保年内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超50%;完善企业家座谈会、微信群等沟通机制,建立问题收集调度等5项清单,全力做好助企纾困解难工作。
  我县将咬定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方向,常态化抓实“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活动,推动数字赋能、科创提能、环境聚能。“我们围绕‘3+4+3’产业更新‘两图三清单’,定期编制发布产业链招商指南,细化招商地图,开展靶向招商、以商引商,发动全员招商,聚力招引高成长性、高增加值率项目,突破重特大龙头项目,加快形成产业链发展合力。持续开展‘大走访’活动,形成全县上下为企服务合力,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助企解困、减负等政策,全力化解企业生产经营难题,提升企业幸福感。”县工信局局长高亚国表示。
我县把黄河故道片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调优产业结构,补齐配套短板,促进共同富裕,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富民廊道。
  “我们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这个项目,预计年可产蔬菜苗1.2亿株,年销售收入约5000万元。该项目是全省单批育苗量最大的育苗基地,季节性用工每天可达100人,常年可提供40个以上的固定用工岗位,可为周边群众年共新增工资性收入约400万元。”苗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苗沛介绍说, “我们将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大规模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种植管理水平,可以带动黄河故道周边村民实现户均亩产增收超千元。”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哪里的环境优、服务好,企业和资源就会往哪里集聚。优化营商环境,我县常抓不懈。“我们的设备制造商正与滨海港片区进行洽谈,即将正式签约,一批合作关联项目也将纷纷落户,携手在这里投资兴业。”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仰韵霖表示,我们看中的不仅是滨海港的深水良港,还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从签约到开工,滨海县各部门为服务项目抢时间、争进度,开创了项目有效落地的“滨海速度”。
  “为广大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效能,是衡量政府职能转变、营商环境优化的一个重要标尺。”县行政审批局局长郑国胜介绍说,“我们将继续以服务企业为导向,聚焦改革赋能、聚合监管力量、聚力优化服务,攻坚审批堵点,改出利企便民;担当服务中枢,护航项目审批;注重群众满意,当好政务服务‘店小二’;积极拓宽改革覆盖面和受益面,把精准为企纾困、暖心为民服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