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任庆华) 今年,我县将绿色能源作为最显著的发展标识,以“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为抓手,主动下好“先手棋”,加快绿色能源产业建圈强链,不断把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态势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面起势。
紧紧围绕在建设长三角最大综合能源保供基地中发挥核心作用,提速推进“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开发,力争年内在产、在建电力能源规模总量超千万千瓦。重点推进100万千瓦近海风电项目建设,争取450万千瓦国家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上风电试点项目,提效建设中盛、润电渔光互补项目,积极探索海上风光同场新模式,布局海上“能源岛”。推动国信滨海港发电项目第二台机组按期投产,加快国家电投火电扩建项目建设,争取火电四期列入省发改委能源项目清单,与国家电投合作推进绿电制氢+CCUS制甲醇和氨产业。
全面落实“五化”要求,打造零碳园区标杆。推进“光伏+风电+储能”绿电园区建设,推动220KV海堤变开工,优化区域输配电网,超前规划布局大容量储能设备,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将全绿电时段覆盖率从79%提高到85%。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认证机构合作,开展产品碳足迹报告、绿电交易等服务,大力招引终端产品出口欧洲的制造业企业,依托3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新引进入园企业10家以上。深化智慧能碳管理平台运用,拓展更多的零碳应用场景,推动绿色航煤项目尽快落地,鼓励中嶒、唯信等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着力打造绿色工厂、零碳工厂示范。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